top of page
台灣柔版印刷協會

寬幅柔版印刷機 – 設定流程



買柔版印刷機是小事,要如何跑得起來才是重點!有經驗的老闆多數都會認同這個說法,今天我們來談談寬幅柔版印刷機的幾大設定流程。


 

確認工作


確認工作,核對排程訂單看是否有標準樣品可以參考,規劃及確認所需要的顏色數,確認印刷版是否完好無缺,確認使用工作油墨色號是否與工單符合,以及確認使用材料與印刷方向。


 

色座安排


安排色座時,首先依照印刷的方式來做安排,看印刷是表刷還是裡刷。以紙來說都是使用表刷,以膜類來說通常都是裡刷。膜類的裡刷常被使用在許多食品包裝及用品類包裝,這是為了保護油墨避免被外在元素破壞及增加包裝的光澤度。在做表刷時,會把最淺的顏色優先印刷,由淺至深的順序進行印刷。在做裡刷時,印刷順序會倒過來,由深至淺依序印刷。


印刷時不會每次都使用到全部的色座,操作者要依照印刷圖樣、所使用的顏色,並根據前後工作需求去做安排。大面積的油墨覆蓋率上色後會需要經過多座印刷間乾燥,才能達到所需的乾燥程度,允許的話,隔一個色座印刷將有助於乾燥。


CI 色座


 

選擇網目輪,上版輪


在柔版印刷機上,網目輪的選擇非常重要,正確的網目輪選擇能提供適合的供墨量,與最終的印刷品質息息相關。一般來說,60度網目輪最常被使用,可以符合大多數的印刷工作。現在也有高階的GTT網目輪,適合用於印刷高線數的細緻印刷。


在網目輪線數的挑選上,會依據工作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針對塗佈及上光,一般來說會選擇 85至 200 (LPI)線數;針對滿版印刷,會使用 200至 400(LPI)線數;針對網點印刷區域,印紙張來說,最低網目輪線數對印刷版線數比率會抓在 4:1,譬如說 100 LPI的印版至少要搭配 400 LPI的網目輪。印膜來說,最低網目輪線數對印刷版線數比率會抓在 6:1,譬如說 100 LPI的印版至少要搭配 600 LPI的網目輪。另外一項要決定的參數是網目輪的帶墨量,通常以 BCM 做為衡量單位,呈現漸層時最常被使用的帶墨量於 1.6至 4 BMC 之間,呈現一般圖樣使用 3至 7 BCM,呈現滿版印刷使用 5至 8 BCM,若為塗佈或上光使用,BCM需求會更高。


網目輪線數 v.s 網目輪帶墨量


 

墨腔及刮刀設定


在上墨腔時,需注意刮刀碰觸網目輪的壓力不可過大,要以最小壓力為目標。若刮刀壓力過大,很容易造成網目輪的刮傷。


適當刮刀壓力(左) 刮刀壓力過大(右)


 

油墨 PH 值及黏度設定


印刷前要先了解油墨的特性,譬如:油墨適合的黏度工作區間、適合的 PH工作區間、此油墨適合搭配的溶劑及添加物、所建議的溶劑對色粉比率等。


以黏度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動之下,油墨黏度越高會呈現出較深的結果,黏度越低會產生較淺的結果。在印刷過程中,通常油墨的黏度會上升,原因在於油墨中的溶劑或胺類化合物會在印刷過程中被揮發至空氣中,使得固體成分比率增加。


在印刷中取決於所使用的油墨是水性油墨還是溶劑油墨,會需要做出不同的調整,以達到油墨的穩定性。以溶劑油墨來說,因為溶劑揮發速度比較快,建議每 10至 15分鐘檢查一次油墨狀態,若是水墨,則約每 30分鐘檢查一次。 針對水墨部分,檢查油墨狀態先從 PH值開始,再檢查黏度,因為氨易揮發,PH值會影響黏度,故先確認 PH值後,如有需要再添加水。


每天早上一次上墨時,在補充新油墨之前,必須要先把新油墨的黏度調整到比目標黏度高一點。以新溶劑墨來說,通常建議調整至比目標黏度高出 2到 4秒的黏度,新的水墨則建議調整至比目標黏度高出 5到 10秒的黏度。原因在於管子裡面有殘留溶劑或是水,會造成上墨後黏度下降,大約會將整體黏度降低 3到 5秒。


 

確認印材達因數

(達因數為衡量表面能量的單位)


印刷材料的達因數必需高於油墨的達因數,油墨才能被附著在材料上。以溶劑墨來說,達因數通常落在 23左右,水墨的達因數可到達 30或更高。基本上建議印刷材料要比油墨高 10達因數以上。電暈處理過的材料,隨著時間及保存的環境條件會遞減,所以每次印刷前,一定要再確認材料的達因數是否足夠。


比較表:材料達因數低(左)、材料達因數高(右)


 

其他印刷中該注意事項


注意印刷機是否發出不正常噪音,這可能是意味著機械問題

注意卷徑大小,是否快跑完了,設定殘徑警報或是進行自動換卷準備

隨時透過相機觀測印樣是否有變化,或是開啟缺陷檢知檢查

關注機台各部位的張力大小

關注印刷各色溫度與最後乾燥溫度


 

※ 撰文:坤裕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行銷副理 / 陳岱蔚






Comments


bottom of page